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10/2916:34:47
新华网

数字金融让服务“触手可及” 绵阳市商业银行不断优化服务体验

信息2024-10-29 16:34:47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绵阳市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智能风控推动业务战略转型,构建起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风险管控为主线、以运行维护为基础、以开拓创新为动力的信息科技管理模式,基本达成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支持更为灵活的业务流程设计,持续强化服务能力,不断优化客户体验。

战略布局 加速数字化转型

2022年,绵阳市商业银行编制印发了《绵阳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作为该行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性文件,在转型目标层面,明确了实现产品在线、客户在线、管理在线、员工在线与实现推动数据资产的激活与变现等内容。

绵阳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2022—2025年)》,明确了组织流程建设规划、各主要业务板块经营能力建设规划、数据能力建设规划、科技能力建设规划、风险防范能力建设规划等领域的具体工作。

同时,绵阳市商业银行配套制定了《数据战略规划》《IT战略规划》,分别从数字化转型、数据驱动、金融科技赋能等主题出发,明确以数据应用项目作为转型推进的抓手,将信息科技作为转型的支撑性要素,深化信息化群落及信息通用平台建设,促进业务发展、赋能管理提升。此外,为确保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绵阳市商业银行成立了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

不断探索 持续产品创新

2022年5月12日,绵阳市商业银行通过中征平台,向四川某工程有限公司发放“政采惠E贷”线上融资77万元。该笔业务的成功办理,标志着线上全流程“政采贷”融资业务在绵阳正式落地。

线上“政采贷”融资业务以中征平台为桥梁,通过财政、银行、中征三方系统对接,运用政府采购信息,为采购供应商融资搭建专属通道,缩短银企对接半径,有效解决政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绵阳市商业银行具备在线办理应收账款融资和“政采贷”业务的条件,通过行内系统开发、在线产品研发和客户培育等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促成“政采贷”业务落地绵阳,畅通业务流程,为其他银行机构开展“政采贷”业务提供有益借鉴。

近年来,绵阳市商业银行持续精耕细作,在数字金融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在产品及服务方面,网银和手机银行除传统常用功能外,绵阳市商业银行深入拓展生活服务应用场景,涵盖省内多地市的水费燃气缴费、公积金查询、社保签约缴费、房屋维修资金缴款、物业租金缴纳等。

该行还通过超级柜员机(STM)将客户信息维护、签约、发卡、转账、查询、回单打印等常用业务从柜面延伸,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客户等待时间,减轻了柜员工作量。

提升质效 深化科技赋能

“我们通过推出供应链融资平台,围绕产业链核心企业,批量为上下游链条客户提供各类融资服务。”据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降低了企业融资门槛,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

绵阳市商业银行还先后推出线上保理、电子债权凭证e单、应收账款中登直联登记等服务。目前服务客户近千家,累计投放金额数亿元。此外,该行通过现金管理平台及票据池管理服务为各类企业及集团企业提供账户管理、收付款、流动性管理、资金增值、电子商业汇票等综合性服务,有效帮助企业降低内部财务运作成本,提升资金监控能力、运转效率,提高企业资金收益。

在数字化生态建设方面,绵阳市商业银行陆续通过分布式架构结合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供应链融资平台、现金管理平台、票据池平台,通过扩大接入产业中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范围,逐步形成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同时,在银企、银政其他合作方面,绵阳市商业银行陆续合作建设互联网掌上医院、学校网上缴费系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系统、预售房资金监管系统等。

“在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手段运用方面,虽在部分业务场景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但业务和场景的覆盖度依然存在不足。”面对问题,针对下一步发展方向,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常态化推进数字化产品创新,探索构建统一风控平台。”(完)

来源: 绵阳市商业银行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