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6/1615:35:36
国网四川成都崇州供电公司

国网四川成都崇州供电公司:为天府粮仓建设提供坚实电力支撑

信息2025-06-16 15:35:36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成都崇州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致力于打造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国网四川成都崇州供电公司从完善农村电网结构到优化供电服务举措,全方位发力,为天府粮仓的建设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后盾。

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刘通 摄)

科技赋能,电力护航现代农业

在成都崇州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左手麦田金浪涌,右手稻田绿秧栽”的独特景象频频上演。收割机穿梭麦浪间,脱粒除杂一气呵成;在智能育秧中心完成培育的秧苗通过传送带传送到田间地头;搭载智能物联网系统的插秧机,以误差不超2厘米的精度,每日完成60亩作业;配备5G模块和北斗系统的变量施肥无人机测算土壤肥力,实现按需施肥……“稻麦同框”的高效轮作模式,生动诠释了现代农业中科技赋能与电力保障的深度融合。

“这些数字化设备全靠电力驱动,它们需要随时充电补能,所以供电部门的电力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崇州市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负责人杨福明介绍道,“今年依托电气化设备,150余亩蜀麦1963品种小麦亩产达584.3公斤,较去年增产60公斤。过去种地靠经验,现在全靠数据,稳定电力是高效轮作的关键。”

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国网四川成都崇州供电公司采用“网格化+动态化”管理,自2020年起组建11支春耕春灌保供电党员服务队,把各所站长分为管辖区域的片长。在日常工作中,队员们利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线路接点温度,借助无人机对复杂地形线路进行立体巡检,确保隐患排查全覆盖。同时建立“一设备一档案”,详细记录设备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情况。供电所的片区经理还积极与村社“网格员”建立定点联系,全天候接受用电报修、咨询服务,及时解决用电问题。

农网升级,强基保障稻麦扩产提质

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是崇州市主要的小麦和水稻种植区。曾经,由于当地电网基础设施薄弱,每到春耕春灌以及夏收夏种时期,用电负荷激增,容易出现电压不稳、停电等情况。

自2022年以来,国网四川成都崇州供电公司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改造后供电质量大幅提升,10千伏线路得到全面优化,配电变压器也进行了更新换代。截至今年5月,该供电公司累计改造新增配电变压器3台,累计容量600千伏安;新立电杆17基,改造10千伏线路2300米,380伏低压线路4700米。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满足了春耕春灌、夏收夏种期间的用电需求。

同时,春耕春灌保供电服务队队员还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监测春耕春灌种植户用电情况,通过信息化手段监测电压、电流、电量等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到现场排查。

贴心服务,助力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为了确保粮食加工企业的用电安全和稳定,国网四川成都崇州供电公司会在企业生产的重要节点,主动上门走访,对企业的用电设备进行全面巡查,提供全方位的供电服务。5月,由国网四川成都崇州供电公司营销、运检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保障团队,来到了成都蜀嘉禾农旅有限公司的粮食烘储加工中心。

“粮食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从粮食的筛选、脱壳到成品的包装,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一旦停电,整个生产线就会瘫痪,损失巨大。”蜀嘉禾粮食烘储加工中心负责人刘勇说,“我们现在的日加工能力不断提升,用电量也随之增加。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用电容量可能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国网四川成都崇州供电公司迅速行动,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详细调取了企业各台变压器的负载率,并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经过现场勘查和讨论,为该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供电方案,在厂区内新增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迁改530米线路,以满足企业后续扩产的用电需求。

自春耕春灌保障服务队成立以来,国网四川成都崇州供电公司已为粮食加工企业提供用电服务26次。通过这些贴心服务,不仅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也为天府粮仓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支撑。(刘通 李文洁)

来源: 国网四川成都崇州供电公司
【责任编辑:李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