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6/2420:59:47
宣汉县委宣传部

筑巢引凤群英荟 产才融合万象新——达州宣汉县以人才引领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息2025-06-24 20:59:47
字体:
分享到:

  “希望大家也要像他们一样,带着乡亲们一起把产业做大做强,让大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近日,在四川省宣汉县峰城镇仁义村文化广场,16位来自农村一线的“土专家”从领导手中接过活蹦乱跳的山羊,被授予“乡村振兴领头羊”称号。

  这是宣汉县重视人才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农技人员现场讲解旱育秧技术。(宣汉县委宣传部 供图)

  近年来,宣汉县坚持人才引领创新,抓好产才融合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大巴山深处的村落到现代化产业园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书写了一个个产才融合、人才强县的生动故事。

  政策暖心 搭建返乡创业舞台

  在宣汉县东乡街道秧田村,四川省珍农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桂林提着饲料桶走进猪舍。随着他熟悉的吆喝声,数百头土猪欢快地涌向食槽。2021年,徐桂林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返乡创办生态养殖场。如今,他的养殖场存栏土猪已达500余头,年产值突破60万元,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徐桂林说,从场地选址、手续办理到资金扶持、技术指导,政府都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为吸引更多人才在宣汉创业,该县出台措施,推出多项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全县已征集优质创业项目70余个;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65万元;开展创业培训419人次,发放创业补贴45万元,带动本地就业300余人。

  产才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宣汉县以制度创新破解人才发展难题,推出联合承包、技术入股、实体创业、技术服务等多元化发展模式,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带薪离岗”投身乡村产业一线发展。​

  四川富昌饲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平曾是宣汉县水产局技术骨干,如今成功转型为企业“掌舵人”。“县里的政策不仅解决了后顾之忧,更让我看到了农业产业的无限潜力。”胡平说。

  在该公司实验室里,两名硕士研究生正专注地进行动物营养配比实验。作为宣汉县首批“县招企用”人才,他们在保留事业编制的同时,全身心投入企业科研攻关。

  “‘县招企用’制度实现了‘三赢’:企业获得急需人才,科研人员获得实践平台,政府推动产业升级。”宣汉县委党员干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黄红财介绍,该制度建立了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服务期满后,人才可自主选择去向。截至目前,全县已有69名农业领域硕士以上人才通过这一机制在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

  农业科技人员为蜀宣花牛养殖户现场讲授培育技术。(宣汉县委宣传部 供图)

  服务精准 构筑人才发展强支撑​

  “我们每月通过召开工作会、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规模养殖户提供饲草种植、肉牛繁育、疫病防治等服务。”宣汉县畜牧产业人才服务团团长赵益元说。

  “遇到养殖问题,专家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手把手教我们解决。”四川缘满集团肉牛育肥基地生产主管张纪勇道出了众多返乡创业者的心声。如今在宣汉,这样的精准服务已成为常态。

  近年来,宣汉县建立“企业点单-部门派单-专家接单-多方评单”的闭环服务机制。该县精心选派300余名专业人才,组建涵盖粮油产业、食用菌培育、茶果产业等35个特色服务团队。这些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学校医院等基层一线,累计开展服务3000余人次,覆盖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95家,切实将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张平 孙伟)

来源: 宣汉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