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7/0215:14:21
夹江县委宣传部

四川夹江:无花亦飘香 邀您来品定制茶饮

信息2025-07-02 15:14:21
字体:
分享到:

年均气温17.1℃,年均日照时数1173.1小时,年均降雨量1357毫米,海拔380~1451米,既有低海拔的早茶优势,又有高山云雾生态优势……

当优质绿茶遇上消费浪潮,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山间甘露”正以“新茶饮”为笔,书写着新时代夹江茶故事。水肥一体化提升前端生产的质效,与高校共建实验室解决创新驱动力问题,而直接对接终端奶茶巨头则打通市场变现的关键渠道。“科技种植+研发赋能+市场定制”全链条升级模式,为传统茶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夹江样本”。

科技赋能 打造智慧生态茶园

走进夹江县吴场镇丰收村茶园,茶农费仲举欣喜地介绍道:“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数据,茶叶长势更好了,我们心里也更有底了。”这片充满科技气息的绿色田野,已成为吴场茶产业现代化转型的生动注脚。

科技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种植方式。一条条细密的滴灌管道如神经网络般铺设在茶树间,精准输送着水分与养分,这便是该镇全力推进的“水肥一体化”智慧茶园示范项目。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茶农可借助手机终端,精准控制灌溉与施肥系统,实现按需供水、精准补肥。据吴场镇农业服务中心统计,改造后茶园用水效率提升40%,肥料利用率提高35%,茶叶产量预计年增12%,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为有机茶发展筑牢基础。

研产融合 实验室“扎根”茶园

如果说智慧茶园夯实产业根基,那么,近日在三管村茶园内正式揭牌的“吴场镇·四川农业大学新茶饮联合创新实验室”,则为产业腾飞插上创新的翅膀。

这间“长在茶园里”的实验室,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带着最新研究成果扎根于此,围绕本地茶种完成5项工艺优化,开发出兼具茶香与清爽口感的新式茶饮基底,为对接年轻消费市场、拓展茶产品边界提供技术支撑,让学术智慧赋能田间地头。实验室负责人表示:“这里既是研发中心,也是中试基地。从一片鲜叶到一杯新茶饮的转化链条,在村里就能高效完成。”这标志着夹江茶产业从传统种植加工,向高附加值终端产品研发迈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跨界联名 定制茶饮香飘市场

一层栀子花一层茶,层层窨制换一盏茶香。“栀子花季,我们日产定制花茶平均可达5万斤。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解决了当地栀子花滞销问题,保障了花农利益。”茗希茶业负责人费曦说。

夹江茶的创新之路并未止步于实验室。瞄准蓬勃发展的新茶饮市场,吴场镇主动出击,以镇域内龙头茶企茗希茶业为支撑,与国内知名奶茶企业霸王茶姬、喜茶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和联合实验室的技术支撑,成功为其定制开发出风味独特的栀子花茶、茉莉花茶等专属原料茶基底。

定制茶饮上市后,单月订单突破2000份,直接惠及茶农超300户。同时,借助奶茶品牌营销网络,夹江茶香“破圈”传播,探索出“农业+茶饮”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从茶园直通都市茶杯”的市场突破。一位合作企业采购负责人评价:“夹江定制花茶香气鲜灵、滋味协调,完美契合我们对高品质特色基底茶的需求。”

从智慧灌溉滋养下的葱郁茶园,到飘散着研发活力的田间实验室,再到融入都市生活的定制花茶,夹江正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奋力书写着茶香四溢的新篇章。(张稳)

来源: 夹江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