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达州市东部经开区麻柳镇的方大达钢新厂区,李浪专注地观察着转炉运行情况。自从达钢搬迁升级项目——炼钢单元热负荷试车以来,他全程参与4座100吨转炉调试,提出16项设备优化方案,成功攻克液压系统消缺等难题。通过创新LF炉智能精炼模型和复合渣系工艺试验,为新厂区“投产即达产”提供技术支撑。
“在搬迁项目指挥部210名员工中,青年员工占比达到39.5%,他们肯吃苦、能战斗,为方大达钢新厂区顺利投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方大达钢团委书记坤福贤介绍。
“我们面临的都是全新的工作,不仅要熟悉新的工艺流程,还要完成项目招标、技术文件审查、阶段性工程验收等一系列工作。”烧结球团料场项目部员工冉磊说,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虽然辛苦,但能快速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从老厂区到新厂区,40公里的距离,记录着企业的转型,也见证着青年员工的成长。
龙锐大学毕业后进入方大达钢,随即投入搬迁项目建设。他主导参与煤气发电、蒸汽发电等项目的技术工作,梳理技术规范与设计标准,通过“技术参数核验+现场调试优化+图纸设计规定”三轨模式,及时发现并整改多个关键问题。经过实践锻炼,龙锐很快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目前他已成长为方大达钢最年轻的车间副主任。
方大达钢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通过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推动人才在实干中发挥作用。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姜力表示:“我们努力做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面对老厂区稳定生产和新厂区尽快达效的双重任务,方大达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曹立介绍,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实现创效100余万元。
检测部青年员工刘真真每天重复同样的检测工作,她通过对检测流程和方法的细心观察与总结,提出关于钠离子电极保护液配制的改进方法,有效节约了成本。“虽然是很细微的一项改进,但能为企业带来效益,我也感到很满足。”刘真真说。
近年来,方大达钢团委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万达开统筹发展,组织青年员工立足岗位建功。2025年7月2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公布表彰名单,方大达钢团委荣获“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这是对这支年轻队伍的肯定,也将激励他们继续在治蜀兴川的实践中贡献力量。(张桢干 王俊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