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5 08/2810:24:25 来源: 新华网

“光伏海”遇上牧草绿 四川红原探索生态产业双赢路径

2025-08-28 10:24:25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网成都8月28日电(吴晓)站在海拔3650米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雅克光伏电站观测台眺望四野,成片的光伏板沿着起伏的草原铺展,犹如给广袤大地披上了一件黑色的铠甲。牦牛群悠闲地在光伏板间穿行,构成了一幅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画面。

  俯瞰四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阿坝州委宣传部 供图)

  8月26日至27日,“阿坝典范 开局突破”四季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红原县,了解当地在牧草产业和清洁能源领域的探索。

  作为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光伏储能电站,红原雅克光伏电站总占地面积5000余亩,最高海拔达4010米。电站全容量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万吨。

  项目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被放在首位。光伏板前沿最低点距地面2米,为放牧预留充足空间。项目对开挖面较大区域进行草皮剥离,移植到高原草甸土养护智能暖棚,待施工完成后回铺以恢复原有生态功能。这种“草光互补”模式实现了发电放牧两不误。光伏组件的遮阴减少了草地水分蒸发,起到防风固沙、促进植被恢复的作用,构建了“上发电、下养殖”的良性生态循环。

  “上发电、下养殖”的生态模式。(阿坝州委宣传部 供图)

  这种探索在红原县牧草产业发展上也得到了生动体现。在瓦切镇达峨村,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在当地建立了800亩乡土草种原种扩繁基地,助推川西高原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刚介绍:“红原的优势在于科研单位集中,上世纪七十年代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就在此开展草原研究,专家资源丰富。国家牧草体系阿坝州综合试验站的核心示范区位于红原,科研成果丰硕,草地在青藏高原有代表性。”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创新科研单位—种草大户合作模式,向牧民、种植大户提供优良牧草品种和栽培技术,建立“供种—标准化种植—种子回收”的闭环繁种体系,提升草业生产水平,促进牧民增收。

  在红原县牧草交易中心,种子资源圃和扩繁基地、生态科技馆、“智慧草都”草牧业数字平台一应俱全,为牧草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交易中心整合“政企研”资源,构建起牧草“育繁推—产加销”全链条体系,年加工和销售优质草产品达3000吨。同时,中心还引入了文旅企业,开展民宿、特色餐饮等牧旅融合项目。

  从牧草交易到光伏发电,红原县正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在这片川西高原上,现代科技与传统牧业相融共生,呈现出一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画卷。(完)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