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9/0515:30:34
盐源县委宣传部

四川盐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探寻经济发展新动能

信息2025-09-05 15:30:34
字体:
分享到:

盐源的山,如画;盐源的水,如诗;山水盐源,如诗如画。

在山水之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全面落实“三篇大文章”部署,持续推进“文旅名县”战略,深耕文旅沃土,不断开展“盐源实践”,推动盐源文旅深度融合。

泸沽湖。(曾成绪 摄)

处处风光处处景

盐源的“美”不止一面

盐源的文旅资源得天独厚,共有文旅资源点3569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泸沽湖景区、公母山景区风景如画,AAA级旅游景区柏林湖苹果庄园别具一格。

盐源县老龙头墓地入选“2023年度川渝地区重要考古发现”;2024年,盐源县成功获评“天府旅游特色县”。

蓬勃发展的盐源文旅,拉开了“多彩盐源”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盐源全力打造“千年青铜韵·世界泸沽湖”文旅品牌。依托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等特色资源,积极构建“一湖引领、一区带动、多点绽放”的文旅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泸沽湖景区引领作用,依托坝区丰富的农文旅资源,带动县域内景区景点多点开花、竞相绽放。着力打造以泸沽湖为核心的香格里拉摩梭风情体验游、以盐源盆地为核心的坝区生态农业体验游、以雅砻江沿线为主的水上休闲体验游、以老龙头遗址公园为代表的文化深度体验游,助力文旅与农业、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演艺、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等业态转型升级,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全力打造享誉世界的文旅目的地。

据统计,2024年,盐源县共实现旅游收入18.47亿元,同比上升27.80%,旅游接待总人数330.06万人,同比上升18.45%。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让“诗”和“远方”相得益彰

独具魅力的盐源,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中如何发力?

盐源以大项目为引擎,重点策划十里山水农文旅项目、全域旅游及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定笮农文旅综合体等11个项目。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引进优质项目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文旅品牌创建,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做好文旅宣传营销,不断擦亮盐源文旅的金字招牌,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加强行业监管,为文旅领域安全保驾护航。

泸沽湖转山转海节。(曾成绪 摄)

2025年“清凉夏日燃情火把·多彩风情玩转盐源”火把节系列活动正是盐源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这场以“火”为名的文旅盛宴中,盐源火力全开,7月17日至24日火把节期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48.67%;接待游客26.98万人次,同比增长58.03%。

讲好“盐源故事”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今年,盐源把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走得更实。

盐源持续丰富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聚焦打造泸沽湖世界级文旅IP,持续增强摩梭文化国际影响力,完善旅游设施与服务标准体系,打造世界泸沽湖寻梦之旅。加快申报建设老龙头墓地考古遗址公园、青铜博物馆,大力发展文博、文创、演艺等产业,打造青铜古都文化探秘之旅。以万亩果园、柏林湖苹果庄园、十里山水农文旅综合体等为核心载体,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果园新城诗意田园之旅。深度挖掘“引雅入盐”等重大水利工程的科普价值与旅游功能,打造高峡平湖水上游乐之旅。紧扣“夏日清凉·旅居康养”主题定位,打造避暑休闲康养度假之旅。

以惠民乐民为目标,健全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旅游日”“泸沽湖转山转海节”等活动,为盐源文旅添彩;以保护传承为重点,推动非遗普及传承和活化利用,做好文保工作,激发文化遗产创新活力;以整合资源为抓手,注重景区提档升级,持续提升A级旅游景区品质,提升景区档次、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全力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完)

来源: 盐源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