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9/1716:10:57
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

腌腊肉制品国标如何兼顾安全与传承?成都这场座谈会聚焦修订意见

信息2025-09-17 16:10:57
字体:
分享到:

  活动现场。(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 供图)

  9月12日,“2025天府食安益企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行业座谈会在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举行。此次会议聚焦腌腊肉制品国家标准优化,邀请监管部门、检测机构、行业专家及川内23家腌腊肉制品生产企业代表参会,为标准完善贡献行业智慧。

  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会长李军在主持会议时表示,标准制定应以食品安全为底线,兼顾质量提升与传统工艺发展空间,更好回应产业实际需求,既守护消费者健康,也助力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会上,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郭文萍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进行解读。她表示,此次专门制定腌腊肉制品国家标准,旨在填补该品类长期缺乏统一国标的空白。据介绍,该标准于2022年立项,2025年完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生产经营专委会首次征求意见工作。编制过程中,既参考现有标准避免内容重复,又突出关键技术要求,并兼顾四川、江浙等地的腊肉、香肠、腊禽类等特色产品生产实际。郭文萍表示:“期待参会代表围绕标准适用性、条款细节提出具体修改建议,让标准更具可操作性。”

  活动现场。(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供图)

  在研讨环节,各方代表结合自身领域实践积极发声。川内腌腊肉生产企业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工艺改造需设置合理过渡期、预处理环境温度控制范围需明确、传统柴火熏制与烟熏液应用需区分等建议,希望标准在规范生产的同时,为传统工艺传承保留合理空间。行业专家及检测机构代表则从技术维度建议,进一步明确腌腊肉制品定义、规范烟熏料来源与质量要求,细化“原辅料—生产—包装”全链条管理流程,并推动条款量化。监管部门代表结合日常监管经验强调,需强化原材料质量把控、规范烟熏液生产企业资质、精准界定标准适用范围,以严标准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此次座谈会共收集意见建议数十条,将为标准优化提供实践参考。郭文萍表示,此次座谈搭建了标准起草单位与企业、检测机构、监管部门直接沟通的平台,有助于提升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起草组将认真研究各方意见,持续推进标准完善。

  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会长李军表示,协会将对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形成专项报告反馈至标准起草单位,并持续推动标准制定与落地进程,助力川味腌腊肉制品产业在安全、规范的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完)

来源: 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