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09/1711:09:34
成都市关工委

成都石人北路社区“五老”工作室探索代际共融治理新模式

信息2025-09-17 11:09:34
字体:
分享到:

  编者按:近年来,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力推进“五老”工作室建设,在组织发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不断拓展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特色经验和显著成效的“五老”工作室。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成都市青羊区石人北路社区“五老”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在成都市青羊区府南街道石人北路社区,一支“老骥伏枥”的“五老”队伍正以数智化手段为翼、以代际共融为桥,在社区治理与青少年成长守护中焕发新活力。2024年10月,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启动“老骥伏枥”“五老”工作室提档升级项目,通过“1+3+N”组织架构与“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模式,破解老龄化突出带来的服务需求、青少年托管难、代际隔阂等治理难题,构建起“一老一小”服务生态圈。

  石人北路社区是典型的老旧院落集中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32%,独居老人超40户,双职工家庭子女课后托管需求迫切。此前,“五老”参与社区服务渠道单一、数字化能力不足,社区青少年活动空间有限,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断层。为此,社区依托“赞伶子工作室”志愿服务品牌,联合成都市群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打造“老骥伏枥”“五老”工作室,激活“五老”在政策宣传、治理建言、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工作室构建“1+3+N”组织架构:“1个核心”以社区党委为引领,下设“银龄智囊团”与“青苗志愿服务队”。“银龄智囊团”汇聚退休干部、老教师等,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提出“保留老物件、留住老记忆”等建议;“青苗志愿服务队”由“五老”带领青少年开展红色教育、助老服务。“3大支持”指专业社工团队提供志愿服务培训,社区督导协调资源,辖区幼儿园、文化机构等共建单位提供场地与合作项目。“N方联动”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制”,吸引青少年、亲子家庭等参与社区事务,青少年化身“社区小小观察员”反馈安全隐患,亲子家庭参与“绿色家园”行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数智党建是工作室的鲜明特色。依托府南街道“漫石人”智慧社区平台,工作室打造云上党建阵地:在喜马拉雅开设“云上党建阵地”专栏,“五老”录制《我和党的故事》《红色经典故事有声版》等音频,让政策宣传与文化熏陶“声入人心”;常态化推出“五老”党员微课堂,线上推送垃圾分类语音播报、医保新政解读等内容,实现信息传递全覆盖。同时,社区建设24小时微型图书馆与“智学空间”,配备健康检测设备,计划推出“社区直播间”,邀请“五老”与青少年共当主播,拓宽治理参与渠道。

  在青少年关爱与代际共融方面,开展“老少共读红色经典”活动,“五老”与青少年合作录制的《红星照我家》广播剧,入选成都市优秀社区教育案例;实施“养花护绿”项目,“五老”传授园艺技能,青少年记录植物成长,项目累计培养56名“社区小管家”;设立“漫石人・图书角”亲子阅读空间,举办“石小北——小小‘社’计师”活动,联动幼儿园师生设计“花香驿站”微花园,亲子参与率达90%。

  项目实施以来,“五老”参与人数提升70%,青少年活动参与人次增长3.5倍。社区累计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10余项。“五老”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引领”,代际隔阂逐渐消融,社区治理主体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居民归属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完)

来源: 成都市关工委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