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迪科技”)工厂内,一批新产品正加快生产,即将按期交付客户。
此前,这家从事卫星地面段系统研发制造的科技企业,因生产爬坡期流动资金紧张,面临订单交付压力。成都市科技局在走访调研后,将“科创贷”政策送上门,企业通过该政策申请,不到一个月获得兴业银行1000万元授信,其中500万元已到账,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不到一个月获银行1000万元授信
深耕卫星互联网领域的安迪科技,是国内少数几家具备完整的卫星地面段整套系统研发制造能力的公司之一,核心技术实现国产自主可控。
“经过20余年技术积累,我们终于闯过一道道研发关,迎来市场订单爆发的关键阶段。恰在此时,生产上却面临产能不够、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让订单如期交付存在不确定性。”这让安迪科技总经理刘磊十分犯难,“科技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想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股权、债权融资并非易事。”
转机来自今年年初成都市科技局的一次走访调研工作。
“在了解到企业需求后,市科技局立即现场‘把脉支招’,向企业详细介绍了‘科创贷’政策,并成立工作专班与企业进行专项对接,全程给予企业悉心指导。”刘磊回忆道。
在各方高效推进下,安迪科技很快向“科创通”平台提出“科创贷”申请,并实现了与银行资源的精准对接。在申请提交的第二天,顺利通过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部的审核;次月,公司便成功获得兴业银行1000万元授信额度,其中500万元迅速到账。整个过程,历时不到一个月。
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大大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刘磊介绍:“我们迅速对生产线进行了优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如期完成订单交付,更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这为公司后续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张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企业稳定经营和未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户思维:解决一个、惠及一片
得到“科创贷”的支持后,更多的连锁反应还在悄然发生。
“我们成功申请‘科创贷’后不久,就有其他银行主动上门对接,为我们提供低利率的科技金融产品,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授信额度。”这让刘磊感到十分惊喜,“能够成功申请到‘科创贷’,本身就是对企业硬核研发实力的一种认可,还会让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研发实力、后续发展更有信心。可以说,‘科创贷效应’让企业发展的动能更强劲了。”
与此同时,在帮助安迪科技“解难题”后,成都市科技局的工作也并未停下。
融资难、融资贵是不少科技型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让更多“安迪科技”加快发展?成都市科技局坚持用户思维、问题意识,用“解决一个、惠及一片”的解题思路,积极为解决与科技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共性问题”探索“长效办法”。
刘磊介绍,在企业成功申请“科创贷”后,成都市科技局对安迪科技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跟踪与调研,希望以安迪科技为样本,进一步优化“科创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为未来成都加快培育科技企业形成参考。“政府不仅把政策送上门,还积极推动解决从‘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我们也真切感受到成都持续推动‘进解优促’工作、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的努力,这让企业感到很暖心,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