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西平原有一片被泉水滋养的土地——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清流在北宋时即为西蜀古镇,拥有“百泉之乡”的美誉,这里泉水淙淙、文化深厚、乡村静美,是都市人向往的“桃花源”。
乌木泉与从泉底挖出的千年乌木
清流镇不大,却拥有乌木泉、黄龙泉、凤凰泉等近百眼天然泉眼。最负盛名的乌木泉,经检测符合直饮水标准,泉水中的锶、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而沉于水底的几根千年乌木,也因此被泉水洗得黑亮。
泉水叮咚,滋养千年生活肌理。千百年来,清冽甘甜的泉水不仅滋养了万物,更孕育出独特的物产——泉水梨、泉水李、泉水虾和清流板鸭……据说,当地人至今仍保留着取泉烹茶、汲水洗衣的传统。
清流之美,不止于其自然清泉,更在于其被泉水浇灌出的深厚人文底蕴。现代文学大师艾芜的故居便坐落于此,青瓦木窗、竹篱菜畦、古朴宁静,仍保持着20世纪川西林盘的原貌,也见证了艾芜的童年与文学启蒙。
水稻边的艾芜故居
据了解,艾芜于1925年离开家乡清流镇踏上南行旅程,因出版其代表作《南行记》而闻名,被世人称为“流浪文豪”。网友评论,“他是那个时代遵从内心的先行者,走出了那个时代的Citywalk!”
“艾芜从事写作近70年,著作超过500万字,他所倡导的‘早起、务农、疏医、远巫’四宝家风,是他留给清流的文化源泉。”成都新都区清流镇党委书记李建说。
一名小孩在位于清流镇的大鱼森林假日农场玩耍
清流的魅力,还在于其独特的林盘景观和乡村新貌。林盘是川西平原特有的聚居形态,农户依竹树而居,周边水渠环绕,形成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画面。今天的清流,许多传统林盘经过精心保护与打理,已成为特色民宿、文创空间和体验农场。游客可以入住由老宅改造的民宿,推窗见绿,听泉入眠;可以体验农耕,下地采摘、认识作物,体验“锄禾日当午”的辛劳与乐趣;可以探访艾芜故居,感受文化魅力;还可以坐在江边,喝一杯地道的“村花咖啡”,欣赏泉水稻田相映成景。
清流镇村花咖啡店
游客在清流镇村花咖啡店喝咖啡
如今,清流镇正以其独特的“泉水”IP,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古镇焕发新活力。
游客在位于清流镇的大鱼森林假日农场体验小火车
一名骑行者从清白江绿道骑过
一位农民在田里摘苦瓜
这个国庆,不妨避开人海,选择清流。
听泉、品茶、逛老街、忆文人、享美食,感受清流这座小镇的慢生活。这不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次文化与自然的沉浸式体验。(文/图 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