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10/1017:44:44
成都市关工委

成都新都三河街道“五老”工作室:银发聚力护成长 多维服务谱新篇

信息2025-10-10 17:44:44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力推进“五老”工作室建设,在组织发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不断拓展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特色经验和显著成效的“五老”工作室。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五老”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在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队伍,正以制度化、规范化的“五老”工作室为平台,在青少年思想引领、科学启蒙、关爱帮扶等领域持续发力。自2022年由新都区关工委授牌成立以来,工作室通过建强队伍、夯实阵地、创新活动,走出了一条“银发赋能青少年、多方协同促成长”的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新路径。

  工作室构建“五老队伍-五老志愿者-五老宣讲团”三级架构,广泛动员1000余人组成“五老”队伍,优选102名骨干担任“五老”志愿者,组建5人核心宣讲团,形成覆盖广泛、梯队分明的服务力量。同时,践行“大关工”理念,联动团委、妇联、老协等群团组织,与辖区中小学、幼儿园,以及锦门、音乐百花谷等1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实现活动联办、资源联享、信息联通,营造多方合力育人氛围。

  以老年大学为核心阵地,工作室聘请10余名专业教师,开设合唱、摄影、智能手机应用等课程,帮助“五老”提升服务能力。引导“五老”将所学转化为实践,通过文艺巡演、社区服务、技能传授等平台,让银发智慧在服务青少年中焕发活力。

  在立德树人方面,“五老”宣讲团每年进社区、学校、企业宣讲6次以上,开展“家风家训”活动30余场,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在文化化人方面,开设公益音乐课堂,组织“老少同台”文化活动21场,举办“六一”关爱活动,促进代际沟通与文化传承;在创新育人方面,依托“假日驿站”开展科普活动超千人次,邀请大国工匠走进校园,播撒科学与工匠精神种子;在关爱暖人方面,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同时联合老党员工作室,“五老”化身网吧监督员、矛盾调解员,化解青少年纠纷10余起。

  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深化机制创新,拓展服务内涵,让银发力量持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基层治理提质注入温暖动能。(完)

来源: 成都市关工委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