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之际,由成都市国资委主办、成都益民集团承办的“探秘智慧粮仓”蓉城国企开放日活动在成都粮食集团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举行。近40名市民、企业和媒体代表走进粮库,实地了解现代化粮食储备与安全保障体系。
在近30米高的浅圆粮仓里,金黄色的稻谷堆积达27米。这些稻谷在低温、低氧、富氮的粮仓内“休眠”,一旦有需要,即可出库加工,供应市场。成都粮食集团青白江库区仓容约50万吨,储存稻谷、小麦、玉米、菜籽油等多类粮食品种。此外,位于崇州“天府粮仓”核心区的新粮库也将于近期投入使用,新增仓容18万吨。
“粮食如何保持新鲜?”面对市民提问,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副主任万雨晨介绍,粮库广泛应用绿色科技储粮技术,每个粮仓内布设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粮堆内部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夏季仓温可控制在18-20℃,实现粮食“完美冻龄”。AI虫粮识别、安全识别等智能系统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储粮管理的精准性与智能化水平。
据介绍,成都粮食集团还建立了智慧化储粮系统,粮情、业务、物流、仓储管理四大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超级数字大脑”,让粮食从入库到出库的每一步,都实现了全程信息化、全过程监管、全方位可追溯。该系统还接入了上级平台,国家、省、市各级储备粮食主管部门和各级监督机构均可以通过系统,直接从后台调阅数据及现场情况,实行远程监管,确保储备粮“阳光管理”。
针对“紧急情况下粮食能否快速调运”的关切,万雨晨表示,成都粮食集团粮食应急加工能力超20万吨/年。青白江粮食储备库内部拥有5股道3150米铁路专用线,更是“蓉欧快铁”的内陆首发站。周边是京昆线、宝成铁路、108国道和成绵高速,交通极为便利,库区年物流吞吐量高达320万吨。“如果真的遇到紧急情况,我们可以做到成都市内1小时、成德眉资2小时全覆盖配送。”工作人员说。
2023年以来,成都粮食集团已采购本地水稻超8万吨,持续推动“川粮入川库”。万雨晨补充道,“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把粮食收好、存好,更重要的是要‘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作为国企,我们守护的,就是成都粮食安全的‘定心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