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力推进“五老”工作室建设,在组织发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不断拓展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特色经验和显著成效的“五老”工作室。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成都市双流区九江街道蛟龙港“五老”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在成都蛟龙港这片民营经济热土上,一支由7名“五老”(老干部、老专家等)组成的工作室,自2024年5月成立以来,成都市双流区九江街道蛟龙港“五老”工作室依托园区资源优势,构建“政企协同、精准帮扶、科普育人”的工作模式,既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温暖动能,也为民营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树立了典范。
作为全国首家民营港城园区,蛟龙港常住人口12万,外来务工人员占比高,其子女教育、困境青少年帮扶等需求突出。在双流区、九江街道关工委指导下,蛟龙港成立“五老”工作室,选址海滨城景区600平方米空间,设置机构介绍、成果展示、教育捐赠等12个板块,由关工委委员专人运营,为服务开展筑牢阵地根基。工作室由杨瑞刚、倪文成等经验丰富的“五老”领衔,联动蛟龙港公司形成“关工委统筹、五老主责、企业支撑”的组织架构,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精准帮扶是工作室的核心抓手。自2008年起,工作室便开启对点帮扶计划,全额资助多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针对园区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工作室争取专项资金,十余年来向蛟龙港五星学校学生捐赠学费、生活费超4000万元,惠及1.5万余人次,为2400余个家庭缓解教育经济压力。在公益领域,工作室更是持续发力:向甘孜州巴塘县捐赠100万元、援建300万元游乐园,向凉山州捐赠100万元,向成都慈善总会捐赠120万元用于精准扶贫,累计在抗震救灾、捐资助学、援建学校医院等领域投入10.5亿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企业反哺社会”的担当。
科普育人与研学交流是工作室的特色亮点。依托海滨城4A级旅游景区资源,工作室打造“沉浸式体验+探究式学习”研学体系,研发65门海洋科普课程,累计服务研学团队超60万人次;推出“哒哒科普研究所”公益课程,覆盖3至18岁青少年,研学人数超600万人次。2023年以来,工作室组织通过“文化溯源+科创体验”促进蓉港青少年交流;联合双流区60余所院校开展“海洋奇遇记”科普进校园活动,举办100多场《鲨鱼那些事儿》《超然的魅影水母》等特色课程,惠及师生3万余人次,捐赠科普课程价值66万元,构建起“政府+学校+企业”的海洋科普教育新范式。
目前,蛟龙港“五老”工作室已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助力海滨城景区年接待客流2100万人次,成为“四川十大文旅产业新地标”;推动园区引进市场主体超4800家,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年缴税超6亿元。工作室还积极参与园区环境治理与城市建设,推动活水公园、白河景观长廊等项目落地,为提升区域形象注入活力。
未来,蛟龙港“五老”工作室将继续深化政企协同,在青少年关爱、科普教育等领域探索新路径,让银发力量持续为青少年成长护航,为民营经济参与基层治理、关心下一代事业提供更多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