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高新区推出“校园餐”全流程监督创新举措,首批“校园餐”监督大使正式上岗。除此以外,成都高新区还通过多种举措,筑牢“校园餐”安全与品质防线。
成都高新中学天府一街分校推行家长深度参与校园食堂运营的模式,先后有20余位学生家长走上后勤管理、厨师、帮厨、库管等岗位,目前食堂员工中有11名“家长员工”,从食材验收、清洗加工到烹饪上桌,全程参与食堂运营。该校分管后勤的副校长表示,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招聘标准,聘用后会有实操试用与系统岗前培训,家长参与实现了“食品安全有盯梢、家校沟通不隔层、饭菜合口不浪费”。

成都高新中学天府一街分校“妈妈们”为学生准备可口的饭菜。(成都高新区教育体育局 供图)
目前,这种“妈妈厨房”的模式,已在成都高新区60%的中小学推广,200余名家长从业人员成为“校园餐”的“守护者”。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实行“校长最后就餐制”,每天12:30和18:30,学校书记和校长与学生共同就餐,便于及时调整菜品和发现问题。
此外,成都高新区构建内外双重监督体系:对内,校长牵头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对外,家长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家长可通过“码上举报”一键监督。
成都高新区还打造了“从农田到餐桌”的校园餐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打造“膳食经费管理”平台:依靠智能询价小程序、标准化数字档案,对大宗食材搞区级统一询价。围绕“选谁送菜”,成都高新区严把集中采购,系统推动供应链改革,2025年分三批次招采入围20家大型国企及优质民企。此外,成都高新区持续推进食堂改扩建与设备升级,提升供餐效率与师生用餐体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