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超大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成都高新区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重要指引,率先启动本土化安全宣教骨干队伍建设工作。此前,首批18名“高新安全学院”安全辅导员经严格选拔后正式上岗,成为推动全域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城市安全基础的“新引擎”,为辖区安全稳定大局提供坚实支撑。
构建三级架构锻造,织密全域安全宣教网络
自今年7月起,成都高新区依托“区级学院-街道分院-社区学堂”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安全辅导员开展精准化安全宣教培训。通过构建标准化课程体系,将安全风险辨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点、日常生活安全常识等知识,转化为“听得懂、能领会、用得上”的实操指南,采用互动性强、形式生动的教学方式,确保参训人员准确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在培训内容设置上,结合各街道、企业风险特点,动态调整培训方案,实现“按需施教、精准赋能”,切实提升基层安全宣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严格选拔培育,打造专业宣教尖兵
为建强安全宣教队伍,成都高新区建立“多重认证”选拔机制。申请人需先通过企业、社区推荐资格审核,再通过笔试、面试考核,并完成半年实习考核方可上岗。首批18名安全辅导员中,14人从事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例如安全监督岗位、安全环保岗位、ESH岗位等,13人持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证,3人持有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证,2人持有注册职业卫生师证,1人持有国际注册安全及职业健康工程师证等,形成了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梯队,这一举措也有效调动了安全生产业务骨干的积极性,为高质量开展安全宣教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搭建数智平台,拓展云端安全宣教阵地
成都高新区积极创新安全宣教模式,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工作格局。线下在安全辅导员的带动下,实现“70个免费安全课时全域覆盖”,企业、细胞单元站点、微型消防站点等可根据实际需求,便捷参与安全培训;线上,依托数智化平台,区级学院组织安全辅导员精心打造“安全微课堂”系列内容。目前,已完成《危化品使用安全风险防控》《高处作业危害及防护》《生活区有限空间安全指南》《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等18个系列的安全知识技能微课堂视频制作。通过线上传播,将安全知识和技能精准推送至更多人群,拓宽了安全宣教覆盖面。
深化创新实践,书写安全治理“高新”答卷
成都高新区聚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科技兴安赋能、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大工作方向,坚持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推动做到安全行为自觉。下一步,将加强安全辅导员培育力度,推动安全宣教工作与城市治理、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安全文化建设与区域发展同步推进。
这支本土化安全宣教队伍,既是安全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城市安全基因的“守护者”。从精密制造车间到市井生活社区,从数字云端平台到现实生活场景,成都高新区正探索“本土化、体系化、智慧化”的创新实践,不断为城市安全发展注入文化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