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511/1111:04:04
青羊区委宣传部

深耕“演艺禀赋” 成都青羊区少城国际文创谷打造国内领先产业示范园区

信息2025-11-11 11:04:04
字体:
分享到:

  成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下称“立园满园”)行动启动以来,作为成都青羊区“立园满园”的承载地之一,少城国际文创谷今年上半年净增规上企业32家,主攻产业营收达225.11亿元、增速2.59%,成功跻身四川省首批服务贸易特色基地培育库。

  《蜀道》剧照。(青羊区委宣传部 供图)

  2025年10月,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在青羊区四川大剧院举行。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排的舞蹈诗剧《蜀道》作为开幕剧目精彩上演,以艺术表达再现“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的文明史诗。该剧目精准提炼巴蜀文化内核,以顶尖水准完成舞台艺术呈现。

  少城国际文创谷独特的“演艺禀赋”,是锚定“演艺+”路径,推动数字文创持续“破圈”的底气。目前,少城国际文创谷聚集了四川大剧院、四川省歌舞剧院剧场、金沙演艺中心等7个综合演艺场馆及1个大型户外演艺场所;依托文创谷内的12个文创园区,形成了少城宽窄剧场、文殊坊妙剧场、明堂NUSPACE演艺现场等特色演艺空间13个。其中,明堂NUSPACE复合演艺空间每年举办活动超300场,年接待量超30万人次;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更成为成都户外音乐节的首选地,高峰期年举办场次达10场。

  园区有丰富的演艺内容支撑,《苏东坡》《花重锦官城》《遇见天府》《激流·家》《谁在敲门》《没有角的小犀牛》《陈寿·三国志》《蜀道》《古蜀·三星堆》等多部原创优秀剧目在此诞生,并持续走向全国舞台。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作为《激流·家》《谁在敲门》等剧目的出品单位,近年来致力于打造具有四川本土特色的剧目,通过“演艺+旅游”“演艺+文博”等多元化模式推动跨产业的深度融合。该公司副总经理马文东提到,青羊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少城国际文创谷立足深厚人文底蕴,以演艺演出为“核芯”,打造“一芯三链”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数字文创各细分赛道在此汇集、深度融合发展。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突出“特色立园”,推动“园中园”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擦亮非遗创意产业园“演艺+非遗”招牌,做优文殊坊等产业园“演艺+消费”新业态,筑强明堂等产业园“演艺+创意”新生态。推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业态,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特色场景。

  根据规划,到2027年,园区演艺特色产业发展成效将显著提升,文商旅融合消费场景渐成体系,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文创产业示范园区;到2029年,“演艺+”复合生态体系建成,以演艺演出为主线,引领带动文博旅游、影视音乐、创意设计协同互促的“一芯三链”产业发展格局日益成熟。(陈静 周颐)

来源: 青羊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