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务人员在红蜻蜓食品门店了解店铺经营状况和产品销售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 供图)
从一款地方特色月饼的匠心研制,到因纳税缴费信用B级险些错失商机;从一张发票异常触发的内控升级,到全门店标准化管理带来的合规跃升——攀枝花市红蜻蜓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红蜻蜓食品”)在不断夯实税务合规基础、构建风险防控体系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以“合规力”提升“竞争力”的发展之路。
2008年6月,为扩大生产规模,红蜻蜓食品将加工车间搬迁至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华山工业园区,并引进先进自动化生产线,并率先通过食品安全认证。此后,企业研发出蜂蜜小火腿月饼,市场反响热烈。然而,因财务人员变动导致数次申报逾期,企业纳税信用连续多年为B级,忙于拓展市场与研发新品的负责人李勇初期对此并未重视。
直至2023年一次跨省合作中,对方因企业非A级信用记录对合作稳定性存疑,最终仅签订65%订单,余下部分需视首批履约情况再定。这一经历让李勇深刻意识到:纳税信用不仅是税务评价,更是商业信任的“通行证”。
此后,企业从税务合规入手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一次原材料采购成本异常波动,促使财务部门联合采购、仓储建立“发现—调查—处理—优化”闭环机制:设置成本波动预警线,系统自动提示;部门月度对账研判动因;总公司定期组织门店财务人员培训,强化政策理解与操作规范。
随着门店扩张,红蜻蜓食品迎来新的挑战——如何让分散在“三区两县”的50余家门店,在财务管理上步调一致、合规有序。当地税务部门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这一问题后,分析企业申报数据、财务报表、发票信息,识别风险隐患,结合行业特点梳理发票使用风险与申报难点,指导企业制定统一财务规范手册与涉税操作指南。
企业据此构建覆盖所有门店的标准化财务流程,推行统一财务系统、建立定期培训机制,确保各门店发票管理、纳税申报、财务核算规范。门店店长张珊表示:“此前各门店财务处理不统一、有问题无处咨询,标准化后按规范操作,效率提升且风险降低。”
2024年,红蜻蜓食品凭借日益完善的内部管理和规范的纳税行为,成功获评纳税缴费信用A级纳税人。其蜂蜜小火腿月饼在第二届“南侨杯”中华糕点国际锦标赛荣获金奖,成都、云南等地订单纷至沓来。
2025年1-10月,红蜻蜓食品销售收入达2111万元,仅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礼盒装月饼就售出近4000盒,销售收入约120万元。目前,红蜻蜓食品计划在三年内新开10至15家门店,并筹建蜂蜜小火腿非遗工坊和非遗博物馆。(王星入 樊清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