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东柳街道开展了一场以“社区更温暖・城市更文明” 为主题的治理服务提升行动。此次行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事,旨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治理精度直抵民生温度。
广场“微整形”,居民“笑开颜”
在东柳街道的治理服务提升行动中,广场改造成为一大亮点。此前,东柳社区广场设施陈旧,瓷砖破损、灯光昏暗、健身器材短缺,居民活动空间受限,广场人气冷清。
为改善这一状况,东柳街道积极行动,对广场进行“微整形”。将坑洼积水的旧瓷砖换成平整防滑的新瓷砖,安装崭新路灯,添置各类健身器材。如今,广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东柳社区居民周帮和称赞道:“现在广场上瓷砖安好了,健身器材安好了,灯也比较亮,环境改善很多,大家晚上散步更安心了。”改造后的广场已成为居民日常休闲、交流的重要场所。
服务“送上门”,办事“少跑腿”
“我们群峰社区原来很远,坡也陡,停车也难,群众办事很不方便。”群峰社区居民张兴荣说。
针对这一“痛点”,东柳街道创新举措,将服务窗口前移。在210国道旁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该代办点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为居民提供社保认证、医保缴费、证明开具等高频事项的“帮办、代办”服务。过去居民办理这些业务,往往需要往返奔波,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理,真正实现“一次办”,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带来便利。
机制“做保障”,温暖“可持续”
东柳街道积极参与建设的柳木大道正式贯通,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打通了区域发展的脉络。
这一系列变化背后,是东柳街道创新构建的“113+N”一体化工作机制以及“1+N+1”诉求处理闭环机制在发挥作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于勐婷介绍,街道以“社区更温暖·城市更文明”行动为总抓手,全力推行这两大机制,确保群众“声音有人听、诉求有人应、事情有人办”,实现高效响应与及时反馈。
从升级场镇基础设施,到疏通城市道路堵点,再到将服务力量向网格、楼栋延伸,东柳街道正用一项项务实举措,将群众一个个“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办成“温暖大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