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1月26日电(黄晓芸)人力资源服务业,一头连着亿万劳动者,一头连着广大用人单位,扮演着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角色。
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就业大省。近年来,四川将人力资源服务业既作为全省现代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产业,又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人力资源服务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发展环境显著优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越来越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创新驱动 提升供给质量
“下面来带大家去看看我们的生产线,新人进来我们这边有老师傅一对一指导,不用担心没有经验。”今年3月14日,遂宁经开区的四川遂宁市利普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内,主播代小娟和企业代表正带着直播间的求职者“云参观”企业。直播间内,不少求职者在评论区留言提问,主播实时解答。这一“直播带岗”场景,正是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供给质量的生动写照。
“十四五”以来,四川聚焦就业保障、产业需求,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品体系,从传统的人事代理、职业介绍、劳务派遣,到培训、猎头、管理咨询、直播带岗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四川省本级就业伙伴鱼泡网参加2025年成都市“春风行动”直播带岗活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供图)
成都金牛区联合专业机构打造“金帮扶·就业驿站”,构建基层专职就业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已发布岗位信息6.8万个,举办56场“直播带岗”活动,为1910余名求职创业者提供“一对一”帮扶;成都双流区“空港HR联盟”通过“线上平台+线下团队”模式,今年开展25场主题活动,助力460家企业招引2400名紧缺人才。

宜宾市三江新区春风行动暨重点群体大型招聘会。(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供图)
数字技术的创新融入让服务效率实现质的飞跃。四川省持续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泸州麻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其打造的“泸州直聘”平台,利用AI技术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将企业招聘周期缩短50%以上。2024年,四川省网络发布求职、招聘信息超1亿条,网络招聘成为就业对接主要方式。
2024年,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289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促进就业流动超2000万人次。
集聚提效 产业能级跃升
“从区域性产业布局到全国第一方阵的冲刺,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正以平台集聚、主体壮大、开放协同的态势加速崛起。”四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四川将人力资源服务业纳入“4+6”现代服务业体系,全力打造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产业能级实现跨越式提升。2024年,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突破2400亿元,产业增加值达1200亿元左右。

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供图)
作为推动产业集聚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四川省已建成1个国家级、14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完成率达140%,加上一批市县级园区,形成覆盖全域的三级平台体系。
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国家级标杆,核心建筑面积超1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29家,2024年营业收入达279.6亿元;四川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59家,累计实现营收30.52亿元,服务人员35.27万人次,成功帮助6.45万人次实现就业、择业和流动;凉山·西昌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集聚109家机构,累计营收超274亿元,带动264万人次就业。这些园区不仅提供招聘、培训等基础服务,更拓展了产业对接、跨境合作等高端功能。

第五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活动周现场的川职云引航直播带岗活动。新华网发(苏鹤 摄)
通过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遴选等“五大行动”,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主体达1.6万余户,规上企业1300余家,年营收破亿元的超200户。中智集团、智联招聘等头部企业纷纷入驻,本土企业人瑞人才、鱼泡网持续壮大,主板上市企业达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有9家。
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提效取得多项成果。2024年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规模达1250亿元,12个市(州)超40亿元,较2020年翻两番;在跨省域合作方面,四川深入实施毗邻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共建行动,携手打造遂宁-潼南和高竹新区产业园区;国际化步伐加快,成都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打造“西部猎头谷”,202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超7300万美元,“川人出海”项目已覆盖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频共振 产服融合深化
“没想到和企业技术总监聊完技术细节,当天就能拿到录用意向书!”10月31日,在乐山市举办的一场专场招聘会上,求职者刘文科说。这场由四川文化和旅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合职引人力打造的“Offer派”精准就业专场,针对新材料产业的“靶向捕捞”,31名候选人全部达成就业意向。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赋能百业的“链点”产业,正与四川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度共生,通过政策支持、机制创新、精准赋能,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2025年“智汇天府”四川省重点产业“建圈强链”高层次人才招聘引进活动现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供图)
据介绍,四川出台《以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助推四川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支持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的十条措施》等政策,构建起覆盖产业全周期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补贴,在产业园区配套人力资源服务共享站,推动服务与产业同频共振。
为精准服务重点群体,四川创新实施“就业伙伴”计划,省本级遴选10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为首批“就业伙伴”,带动10个市(州)认定300家本级“就业伙伴”,定向服务15条重点产业链和39个欠发达县域。
为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四川连续五年编制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目录,覆盖1.2万家企业、4万余名急需紧缺人才。在制造业领域,2024年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为289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其中40%面向制造业,成都、德阳成功申报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与制造业融合试点;新兴产业方面,宜宾人才发展集团为“4+4+N”产业体系引进中高级管理人才157名,培养技能人才超2000人;乡村振兴战场上,阿坝州“蓝措马藏织巧匠”劳务品牌带动3500余名农牧民增收,凉山三级劳务体系转移农村劳动力135.9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7.89亿元。
如今,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正以全方位融合姿态,架起人才与产业的桥梁,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为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完)